
不少用戶發現,同樣是紅外監控攝像頭,有的夜視距離能達 50 米,有的卻僅 20 米,且畫面清晰度差異大。紅外補光技術看似簡單,實則影響夜視效果,尤其云南山區、郊區無燈光區域,選對紅外補光攝像頭非常重要。這篇就科普紅外補光的技術要點與選型邏輯。

攝像頭紅外補光有啥講究?為什么有的夜視距離遠有的近呢?監控攝像頭紅外補光的技術講究與選型,關鍵在三點:
紅外燈類型:陣列式比傳統 LED 更優:傳統紅外燈(單顆 LED)發光效率低,夜視距離短(20-30 米),且易出現 “手電筒效應”(畫面中心亮、邊緣暗);陣列式紅外燈(多顆 LED 集成)發光均勻,夜視距離可達 50-80 米,山區養殖場、景區可優先選陣列式,覆蓋更廣區域。
紅外燈功率與波長:匹配需求選:紅外燈功率越大,夜視距離越遠(如 12W 陣列燈比 5W 遠 20-30 米),但功率過大易發熱,縮短云南監控攝像頭壽命;波長方面,850nm 紅外燈夜視畫面呈黑白,隱蔽性強(無明顯紅光),940nm 紅外燈有微弱紅光,隱蔽性差,云南小區、商鋪選 850nm 波長更合適,避免紅光干擾居民。
搭配鏡頭與傳感器:提升夜視效果:紅外補光需與鏡頭焦距匹配(如 50 米夜視需 8mm 焦距鏡頭,20 米需 4mm 焦距),焦距過短會導致紅外距離浪費,過長則畫面覆蓋范圍小;同時搭配高靈敏度傳感器(如 1/2.7 英寸 CMOS),能增強紅外光吸收,提升云南監控攝像頭夜視畫面清晰度,適配弱光環境。
綜上,選紅外監控攝像頭,優先陣列式紅外燈 + 850nm 波長,再匹配鏡頭焦距。建議讓本地監控公司根據監控距離(如 30 米、50 米)推薦型號,確保夜視效果達標,避免因補光不足導致夜間監控盲區。
相關產品
相關文章
- 監控攝像頭選CMOS還是CCD傳感器?技術差異影響畫質嗎2025年10月10日
- 監控攝像頭智能移動偵測怎么調?為什么有的頻繁誤報有的漏報2025年10月09日
- 監控攝像頭POE 供電是指什么?能解決哪些布線難題2025年10月09日
- 家庭裝監控攝像頭該選室內款還是室外款2025年09月22日
- 監控攝像頭怎么選才能適配本地多雨多霧天氣2025年09月22日